关于加快推进南沙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3-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高标准、新时代的新方位来衡量南沙教育工作,找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围绕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谋划党的十九大之后南沙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优质的教育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

目前,南沙区已经是“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下一步,结合南沙的新定位,必须加快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升级。通过实现优质均衡,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现实需求。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南沙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结合南沙的实际,建议:

一、进一步简化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手续

随着南沙的快速发展,大批建设者涌入南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读书问题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然而之前已有政策以及硬件软件设施均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建议将现在的入读手续进一步简化,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要父母一方同时满足如下三种条件即可就近入读公办学校:1、在南沙连续购买一年以上社保;2、持有效的南沙居住证;3、在南沙办理了房屋租赁登记或自有房屋购房合同(不动产权属证书)。

二、加快优化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与升级

南沙区政府统计数据显示,到2016年末,全区共有学校(含民办)86所,其中小学60所,普通中学18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全区有省一级学校5所、市一级学校21所、区一级学校48所。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65090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41067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2581人。全区共有专任教师4238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247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991人。存在问题:目前南沙区的省一级学校比例太少,同时各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任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这与南沙发展的新定位不相匹配,优质学位远远满足不了南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老百姓不单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书读,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好学校上学,读好书。

因此,我们建议南沙区参照教育部2017年5月22日颁布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中的指标,加快全面优化南沙区的教育资源优质均衡配置:

(一)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二)每百名学生拥有县(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三)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四)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五)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七)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教育资源配置要实现校际均衡,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

三,加大力度培养优秀教师队伍,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推行集团化、学区化办学

创新推进高层次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学校招聘自主权,出台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加快推进教育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和储备工作。

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给予校长充分的自主权,在南沙选定一两间具备条件的学校作为优秀老师的培养基地。骨干教师可采用“柔性流动”的方式,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推动城区学校与村校教育联动,加快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统筹规划、整体布局上重点建设农村标准学校,真正发挥教育资源最佳效益,使农村学校在资源配置上逐步向城市学校靠拢,逐步推进农村学校城市化。加大城区与村校结对帮扶。用城区学校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带动农村学校全面进步,建立美术、音乐、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教育等学科的专任教师人才库,对农村学校稀缺学科采取定向走教和巡回教学制度,形成“联动发展,资源共享”的城乡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