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科学城为城乡融合创新试点助推南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时间:2019-03-11

2018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9月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就如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做出了战略谋划。20191月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加强统筹兼顾,着力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南沙城乡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城乡空间衔接紧密,融合发展趋势显著

南沙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约40%,其中,在空间上存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的形态,部分核心城区城中村经济形态及乡村面貌与城市发展逐步融合,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及基础设施的逐步成熟,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将更加凸显。

(二)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产业融合度低

南沙区城乡发展融合度整体较低,乡镇的发展与南沙区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形象不相符。产业方面,乡镇集体经济主要以农业、租赁业为主,传统加工制造业集聚的乡镇产业与南沙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定位不相融。城乡发展在空间上存在融合,但在产业和经济形态上差异较大,融合度和契合度较低,土地利用效率差异较大。

(三)城乡融合模式单一,长效机制动力不足

现阶段南沙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主要依托“三旧”改造相关政策推进,受政策及区域发展等因素限制,依托传统“三旧”改造模式下的城乡融合缺少产业资源导入,而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主会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在城乡融合后失去发展动力,缺少可持续发展条件。

二、推进城乡融合对策建议

(一)用好用活现有“三旧”改造政策,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充分发挥广东省“三旧”改造政策优势,研究并落实广州市及南沙区现有“三旧”改造政策中关于土地集约化利用、土地整理、土地资源统筹等方面内容,通过土地整理及土地置换等创新技术手段实践,整合“零散、低效、低产”的城乡建设用地,通过与农用地及其他非建设用地统筹协调,在“三旧”改造政策允许的范畴内,实现城乡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合理利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二)创新实践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探索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模式

为积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关于“鼓励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养老服务,进一步盘活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允许集体经济组织灵活利用现有生产服务设施用地开展相关经营活动”等相关政策要求,南沙区应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实施路径,从产业、生态、现代农业等方面入手,提高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率及单位产值,提升农民综合收益。

(三)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升新区知名度

一方面加大策划力度,选准对外宣传的突破口,树立新区良好形象,推介南沙发展优势,提升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主动“走出去”,靶向招商、精准招商。另一方面,深入宣传土地政策,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引导土地使用者了解城乡融合为其带来的经济效益,鼓励和调动土地使用者积极性,保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四)政策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探索监管新机制

在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及土地利用管理法规要求前提下,应在政策保障方面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土地政策支持,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与配套建设;政府各部门应加强监管,探索“产—城—乡”全面融合的创新土地管理制度,确保城乡建设用地积极融合发展的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供给,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的同时,实现土地资源整合。

(五)以生命科学城项目为城乡融合创新试点

1、申报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新载体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可作为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南沙生命科学城项目是全国第一例以现代农业为产业特征的特色小镇,是全省建设国家级种业科创中心的唯一落位,是广州国际种业中心的重要支点。在省、市各级政府的指导与引领下,项目建设思路清晰,发展方向明确,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能为农户带来持续稳定收益,具备申报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条件。产业园的申报将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片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同时,产业园的申报有利于在更广领域集中政策资源,为农民持续增收机制的探索开辟新途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新载体。

2、改革创新土地供给路径

生命科学城项目建设目标是打造集种业总部基地、交易会展平台、成果转化、高峰论坛永久会址、休闲观光、科普旅游及种业文化等功能为一体以种业为产业特征的产业新城,建议以生命科学城项目为土地改革试点,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城开发全面融合,积极推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与产业新城开发的融合,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结合项目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特征,高效利用项目内集体用地,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创收、实现农村经济富裕、促进城镇化工业化的目标,通过保障科研实验用地、申请重点项目土地指标支持及试点集体建设用地人才租赁房等方式实现土地供给路径改革创新。

3、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生命科学城项目总占地面积553公顷中,开发面积385平方米,远期开发建设规模约600平方米,总投资规模近千亿元,将打造成为集研发、服务、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国际级生命科学产业新城。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多样的产业发展载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提供统一服务,带动普通农户走上现代农业生产轨道。赋予农民在生产经营、利润分配环节获得更多发言权、收益权,在此基础上推进多元主体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红利的目标。


   4、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一是明晰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二是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进一步筑牢依法治国在农村的产权制度基础。三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进一步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实力和活力,促进物质精神一齐抓,为实现乡风文明和乡村德治奠定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