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示范村助推南沙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发布时间:2019-03-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19年中央一号文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

一、南沙区农业基本情况

当前南沙区农业发展受制于政策、区域发展规划、土地资源配置等,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仍然以传统耕种为主、缺乏产业创新,未能充分发挥南沙区的区位优势及产业优势。

据统计,2018年全区农业面积37.4万亩(约250平方公里),产值83.14亿元,平均亩产值0.45万元农业先进发达国家,如西欧的荷兰,亩产值20多万元。荷兰只有22万农民,耕地面积是中国的0.5%,2015年却创造了820亿美元的农业出口;中国有2.2亿农业劳动力,同期农产品却比荷兰少110亿美元,农产品贸易逆差达400多亿美元。我国2.2亿农民比不过荷兰22万农民。

全区农业呈现南北差异布局,北部以果蔗、香蕉为主,南部以热带特色水果、围垦水产养殖为主。农产品种类多,主要有热带亚热带水果(番石榴、番木瓜、香蕉)、新垦莲藕、甜玉米、咸淡水养殖(金鼓鱼、黄鳍鲷、青蟹、小虎麻虾)、葵花鸡、万珠黑珍珠生猪等特色农产品。

南沙区有128条行政村,以农业为主导的村约90条,占比70%。全区9个镇街中,尤其以榄核镇最为典型,全镇23条村均以农业为主导,甚至榄核镇的中心村(榄核村)耕地面积也有3100亩。除此以外,还存在零工业零服务业的村落,例如榄核镇子沙村、万顷沙镇红港村等。全区现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4个,市级农业公园3家。土地流转总面积134141亩,土地流转户数90963户。全区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个,绿色标志企业1家,国家地理标志2个(新垦莲藕、庙南粉葛),广东名牌(农业类)16个,省级菜篮子工程5个。

二、目前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南沙区经济发展速度排在广州市各区前列,招商引资呈井喷式发展态势,各地各行业大型公司及民间资本纷纷涌入投资建设,社会环境、营商环境得到群众高度认可。而作为人民群众衣食之源的农业发展却明显跟不上南沙经济发展的总体步伐,长期存在低、小、散状况,粗放的经营方式、无序的发展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土地集约程度低。据统计,南沙区现有农业生产经营户7.3万户,经营种植面积(不包含水产养殖和莲藕种植)50-100亩的有131户,100亩以上52户(已含公司经营数量),呈现生产单元规模小、农业产业集约程度低的现状。受生产技术及劳动力等因素的制约,农户多以承包村集体土地为主,农民依靠自行小规模流转承包土地,一般在810亩,多采用家庭作业方式,虽有扩大规模的需求,但又苦于没有足够劳动力支撑,故一般规模都比较小。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南沙区涉农镇街基本农田多为连片布局,农业产业硬件基础较好,非常适宜农业产业化发展。但受到生产配套设施用地及土地租期年限等客观原因制约,种养殖大户不能就近建设初加工整理和农旅结合的配套设施等,严重制约了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目前土地租赁期多为23年,与大部分经济作物生长周期严重不符,如番石榴等果树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都在10年以上,第三年才进入丰产期。这些客观原因导致种植企业和农民不愿意做长远规划和投资二三产业,直接导致二三产业无法融入第一产业。纵观全区,由于土地租赁期短、设施农用地指标无法保障、农业产业增效增收得不到政策有效支持等因素影响,至今尚未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

(三)农产品附加值少。南沙区农产品的产销模式仍以传统的对手交易方式为主,大多还在产业链最底部运作。农产品在初始状态下,长期依靠外来采购商田间收购外运为主,销售渠道较单一,农民没有议价资本,常受经销商压价之痛。农产品在本地缺乏再加工、包装、文化导入装饰等增值环节,产品未能“转身”为礼品、精品,难以由低端向高端发展。

(四)都市农业体验不明显。南沙区是珠三角的几何中心,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地理中心,周边拥有7000多万城市人口的强力支撑,是最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黄金宝地。广州又是国际化大都市,且南沙区定位为广州市唯一城市副中心,但目前能与都市农业有关联的项目甚少,仍是传统种养、小规模生产占主导,农业发展模式较单一,缺乏创新,未能将区位优势发挥到最好,未能充分体现南沙区先行先试的探索发展理念。传统农业给大众的感觉是“耕田”种养,又脏又苦又累,且效益低下、感观低端,对都市人群完全没有吸引力。除了农民,都市元素与农田没有沾边。

(五)农业科技人才短缺。农业从业者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从业人员年龄层以中老年为主,40岁以上人数超过50%;文化层次以初中为主,占85%;大专以上人员加入到农业生产经营行业者不足1%农业科技人员及农业服务人员严重缺乏,南沙区目前较缺乏专业专职的农业技术专家团队。农技部门的专业人员“从政”为主,区镇两级虽均有农业技术服务管理机构,但外行人员多,真正科班出身的少,无法适应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制约。新科技推广力度不够,科技推广方式单一。虽然广州市农科院总部整体搬迁到珠江街,并在当地全面建设大型农业科研基地,但由于用地规划等原因,多年来该总部基地并未得到顺利发展,以致该基地仍是扮演分支的角色。每年两次现场新品种推广会,新品种、新技术不少,但由于配套设施的制约,缺乏多元化的推广途径,稍远镇街的广大农户很难及时获得最新的科研技术与产品。

三、对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

南沙的城市发展要对标国际先进城市,我们认为南沙的农业发展也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地区。为发展好南沙都市现代农业,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农业创新发展组织架构。建议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结合南沙区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的组织架构,设立农业产业专项小组。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分局、区发改局、区乡村振兴办、区农技中心及相关镇(街)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农业示范村的推进工作。各单位部门出谋献策,共同将示范村做大做强,成为大湾区内的农业产业发展典范。

(二)择优试点先行。建议在榄核镇、东涌镇、万顷沙镇各选定一个农业村作为试点。各示范村因地制宜,围绕当地特色农副产品打造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基地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项目,3个示范村既有共性,但又各有特色。榄核镇为南沙区西北大门,面对人口密集的番禺、顺德、中山等,着力打造都市农旅产业项目。东涌镇依托种业小镇的定位,打造农业种业交易中心,建设广东省农业现代产业园,发展现代高新农业产业;万顷沙镇渔业得天独厚,大力发展滨海“渔业+旅游”,打造渔产品品牌,形成水乡特色的现代水乡养殖业。

(三)发展农业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支持华南农业大学、省市级农业科研机构等专业单位在南沙区设立农业技术研究中心;支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单位在南沙设立农业自动化研究中心;支持商业银行、社会资本等有关金融服务机构在示范村设立专业服务站;充分发挥“互联网+农业”的推广作用,借助强大的互联网信息传播能力,使农业示范村产生“蝴蝶效应”,扩大农业信息辐射范围,对成熟的技术、品种、产品等信息迅速对外传送,使涉农行业享受示范村的最新资讯,助推示范村做大做强。有关机构在示范村设立技术推广站点,形成有固定的技术队伍在当地服务;实现就地研究、就地服务,就地推广。利用南沙区人才引进计划等政策,吸引专业人才汇聚涉农镇街。通过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相结合,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引导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小农户的现代化。扶持小农户,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改造小农户,提升农业经营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有利于小农户适应和容纳不同生产力水平,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不掉队。大力引入农业企业,加大农村集体集约土地的资金支持,提高奖励标准(现标准是300/亩),支持农业企业积极投资,积极推动农民将土地交给村集体统一发包,引导“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公司返聘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价值;同时,充分利用区优农富民政策资金,支持已集约农地的基础建设,提高和完善农田耕种管理的条件,提升农田整体经营价值,增加对外发包的价值,便于引进大型农业企业投资,降低企业投资基础建设的资金压力。

(五)以“共享农庄”为抓手,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在都市现代农业试点村,探索发展“共享农庄”经济,成为新形势下解决南沙“三农”问题实践载体。“共享农庄”的要义是:以充分涵盖农民利益的经济组织形式为主要载体,以各类资源和资本组成的混合所有制合作企业为建设运营主体,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农业和民宿共享为主要特征的“三农”新业态。“共享农庄”依托南沙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滨海农业资源,坚持以农为本、规划管控、市场主导、资源共享、试点先行、保护生态、彰显文化的原则,利用“旅游+”、“生态+”等方式,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其典型的经营方式就是“不求拥有,但求所有”,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运用土地、农房等资源的租赁权和使用权。在做好“共享农庄”的基础上,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让周边7000多万居民充分享有田园休闲、农事体验与田园超市的乐趣,有效促进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业产出与农民收入。

(六)加强农业绿色生态建设。中国拥有地球上7%的耕地,但中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占全球总量的35%,相当于美国和印度的总和,65%的化肥都变成了污染物,留在环境中。必须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杜绝禁用农药的使用和销售,提倡使用低毒无毒农药,规范农药肥料包装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切实引导农民减少使用化肥农药,改用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等无公害农药化肥,保持水土干净,形成规范有序的农业绿色生态环境。根据省市“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要求,集中优势力量发展现代示范村产业,形成标杆示范作用,进而将南沙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农业开放综合发展引领示范区,为区域内农业对外开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样板、新经验。

(七)以品牌引领农业创新发展,打造名牌产品。以点带面,延伸产业链,打造区域农产品名牌。以现有的万顷沙莲藕文化节、榄核果蔗文化节等口碑农业文化产品为基础,通过实施巩固和提升农产品品牌战略,集中培育具有区域优势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农产品。多参加大型农产品展览会,充分利用“数字+农业”的推介,并形成常态化,使南沙区特色农产品从地区走向世界;探索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并永久落户南沙,提高南沙区农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以展览会、农业科技论坛为导向,顺势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科研企业、吸引服务型投资公司进驻,带动农业农村农产品加工制造、休闲生态旅游服务等,形成区域产业名片。

(八)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建设用地制约城市发展,同理,农业用地亦制约农业发展。农业产业融合二三产业发展,必须要有适当的配套设施用地支持,配套建设二三产业必须的设施设备。紧紧围绕但不局限于《南沙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方案》《〈南沙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广州市南沙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央20191号文《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文件的精神,继续深入探索研究和补充更加适合南沙区发展的指导文件,大力提升都市现代农业,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培优扶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和品牌战略实施。如何解决产业发展配套设施难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探索“农业临时建设用地”的新做法。设定使用期限为10年,严禁建设永久性或不可移动性建筑物和设施,在不影响复耕的原则下,允许搭建临时建构物,如松皮棚架、简易钢结构棚架、流动集装箱等,在监管部门及群众监督下使用。对农业示范村内成功集约连片土地超200亩以上的村或农业企业,配套不超过10亩的“农业临时建设用地”,用于构建农业及二三产业配套的设施设备。二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面积500亩以上连片农田,选择交通条件较好的田边农宅,参照拆迁补偿办法给予安置,将置换农宅改为农业示范村发展配套物业。服务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设施设备。三是推出标准化配套农用房。为规范管理,统一标准,可探索推出标准化的农用临时板房,外观款式一致,大小一致,并涂印统一标识,便于日常监督管理,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四是科学配置农业配套设施用地。在土地规划调整修编时,对大面积连片的农田适度配置310亩不等的配套设施建设用地,以充分提升农田的潜在价值,有效增加土地产出及农民收入。

指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突破农业核心技术,加大发展现代农业加工业、乡村新型农业服务业,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成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