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3-11

今年2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规划纲要》要求携手港澳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共建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金融服务重要平台,打造优质生活圈,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积极推进“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规划,也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需要,更是南沙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加快推进南沙“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建设的意义

(一)落实国家对南沙的战略规划

近年来,中央、省、市对南沙赋予极高的战略定位,寄予极高的期待。南沙肩负着建设“三区一中心”的战略重任。现阶段,南沙区的枢纽作用、引领作用、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还不够强,广州城市副中心的辐射力和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排头兵的影响力仍然不够。推进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够确保南沙持续不断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南沙区的战略定位,把南沙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典范。

(二)确保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核心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推动我国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促进粤港澳经济深度合作,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建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示范基地成为国家推进的重要内容。南沙不仅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更应当成为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核心。南沙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机,引进香港优势产业资源,推进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勇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排头兵。

(三)保障南沙实现跨越发展

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挂牌以来,南沙区GDP2014年的102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458亿元,发展成就斐然。但是这样的发展仍然不能满足南沙区实现弯道超车、从广州“远郊”向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区发展的战略任务。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服务贸易产业的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服务业,加快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项下的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将释放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确保南沙能够保持经济持续不断地发展,成为南中国经济热点的耀眼明珠。

(四)促进“一国两制”深化发展

    “一国两制”的内涵和形式必须在新时代创新发展,实现港澳的繁荣稳定,巩固国家的主权统一。现阶段,加快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不仅对实现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将对“一国两制”产生重要影响。香港要稳固提升其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依托南沙作为进入内地的重要桥梁,通过与南沙合作发展服务贸易,拓宽其服务业发展空间,并由此为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重要支撑。

二、加快推进南沙“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建设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南沙区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战略优势、开放优势,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上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粤港合作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主要包括:一是由于制度、法律和文化的差别,南沙和香港之间还未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导致双方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还不够密切;二是重点合作平台建设进展较慢,某些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要求的重点合作领域还未完全覆盖,深化合作的空间较大;三是现阶段由于某些准入规则限制,南沙和香港之间的生产要素还未能自由流动,双方市场还未能完全对接;四是双方体制和规则的差异,导致产业体系未能深度合作、市场体系未能直接融合、服务体系未能全面对接;五是南沙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三、加快推进南沙“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建设的建议

(一)成立南沙“香港合作事务委员会”

虽然南沙与香港有深厚的合作基础,但南沙作为粤港合作的重要平台,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同香港方面进行沟通合作。建议两地政府共同努力,加强政府间的合作交流,建立常态化协商对话合作新机制。南沙区政府专门成立联系香港的“香港合作事务委员会”,吸纳香港政商学等各界精英参加,充分倾听他们的声音,共同谋划和推动“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以下简称“合作园”)建设。在区政府内部建立“香港合作事务委员会”的工作机构“香港合作事务处”,负责对接香港招商引资、引智、引技,服务香港企业和各界人士,参与“合作园”的开发建设,甚至在“合作园”内探索施行“港园港管”的管理体制。

(二)制定香港“合作园”负面清单

201811日,《CEPA投资协议》和《CEPA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正式实施。在市场准入方面,内地将单独对香港采用“负面清单”开放方式,这是内地首次以“负面清单”方式对外签署的投资协议。建议在整合广东自贸试验区与CEPA负面清单基础上,制定香港“合作园”负面清单,在“合作园”争取更大的试点权,实行更加开放的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机制,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放宽金融、商贸、法律、会计、建筑、医疗、航运物流、电信等领域的准入、资质和经营范围限制,推动香港和南沙之间货物、资金、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推动标准和规则的对接

一是推进服务行业管理标准和规范全面对接。适应粤港澳服务业市场开放的趋势,在园区内,将体制对接融合的范围从经济体制扩大到公共服务体制乃至社会管理体制。二是推进市场监管执法标准对接。针对与香港市场监管执法标准差异问题,制定与香港市场经营行为差异化责任豁免目录。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对接行业管理标准和规范中的作用。借鉴香港服务行业协会管理机制,探索把服务相关行业的管理职能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强化行业自律,探索与香港的行业管理标准和规范衔接。进一步发挥香港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加强两地合作,拓展服务范围,为内地企业提供包括产品开发、研究咨询、人才培训、检验检测、金融等服务,有效推动广东服务业标准与国际接轨。

(四)香港居民享有市民待遇

一是落实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制度,保证香港人才在“合作园”获得与南沙居民同等的待遇,享受当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积金缴纳、税制税率、购买住房资格等方面的同等待遇,探索香港居民在园区内自由落户政策。二是落实和完善专业资格互认,逐步取消对香港专业人员的各种限制,允许香港地区取得专业资格的人员到广东提供专业服务;鼓励香港人才到产业园就业创业。三是率先建立粤港人才流动综合管理平台,解决人才跨境服务重复征税等问题,降低香港企业在园区的门槛设置,适用于吸引精英、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措施,覆盖到园区内的香港人士,包括执业范围税收政策。

(五)集聚香港优势服务产业

根据南沙区实际和现行的政策法规,结合香港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建议在“合作园”建设中重点引进科技创新、高端医疗、航运物流、进出口贸易、专业等产业和服务业,实现香港南沙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比如高端医疗健康产业,香港无论在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和药物适用等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个别领域(治愈胃癌和肺癌水平)更在欧美之上。在这方面南沙区应加强和香港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推进国际医疗中心、医疗实验室建设;鼓励香港服务提供者来“合作园”独资办医,或引入香港资本、香港知名医学院校与内地法人合作办医;引进香港具有较高资质的专业体检机构,建成国内一流的体检机构聚集地。比如港口航运服务业,香港是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有世界上最繁忙、最高效的港口,同时又是世界第四大船舶注册地,拥有丰富国际经验和先进服务体系,建议加强同香港海事处、香港付货人委员会、香港物流发展局、香港船东会、香港海商法协会、香港海运物流协会等机构合作,促进从事船舶管理、船务经纪、船务融资、航运人才培训机构、航运保险及法律方面的企业机构落户南沙。

再如借鉴香港外籍家政服务业运作经验。建议:一是允许在南沙工作的港澳和外籍人士,凭相关材料,为其聘雇的外籍家政服务人员申请办理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二是南沙区出台推动外籍家政服务业发展办法,建立外籍家政服务业人员培训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加强同港澳和海外服务业的交流合作,开拓外籍家政服务业市场。

(六)打造粤港青年创业就业平台

在粤港澳大湾区,吸引港澳青年人前来实习考察、创业就业成为大湾区发展的趋势。南沙“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更应当抓住青年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发展的窗口和门户。一是结合“香港大学生暑期来粤实习计划”“百企千人计划”,为港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IT、金融、通信等实习岗位。二是设立创新支持项目,鼓励和吸引港澳青年到“合作园”创新创业,打造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高地,三是通过财政补贴,确保港澳青年与广东青年同等享受培训补贴、创业补贴等。四是试点园区“香港青年人才绿卡”,探索在园区内设置部分聘任制岗位供香港青年报考。

2019年,推进与港澳在法律服务、金融、医疗、建筑等领域的规则对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深入推进粤港澳合作办学、合作办医,抓好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港澳居民在广东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让其成为广东省建设国际一流湾区的重要内容。引进香港服务资源,建设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是南沙推进《规划纲要》实施的重要举措。通过聚焦香港优势服务产业,建立南沙香港合作重大平台,一定能够为南沙经济发展提供新支撑,确保早日实现“四个出新出彩”,在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勇当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