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政协广州市南沙区委员会!

政协简介领导成员机构设置规章制度委员名录

动态要闻图片新闻调研视察

全体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

南沙文史学习资料

概况工作动态

惊醒史前“南沙人”

发布时间:2015-12-18

一、引言

鹿颈村又名鹿颈寨,因村后山势延长,形如鹿颈得名。位于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南部,靠近珠江虎门出海口,据传建于元代至顺年间(1330年~1333年),这是当地百姓追溯到的开村年代。根据文物普查掌握的情况看,南沙区尤其是旧南沙镇有史可查的开村时代大抵也就是南宋到元明阶段。相信如果不是考古人员慧眼识金,一铲一锹地打开埋藏千年的地下史书,惊醒沉睡三千多年的“南沙人”,当地村民怎么也想不到“鹿颈村”早在四千年前就存在了。

鹿颈村先秦遗址埋藏在现居民区的东南,珠江出海口西侧的一个古海湾内,东临大角山,南接珍珠山,西侧为鹿山,北面向珠江口,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鹿山和珍珠山之间的岬角谷地有小溪流出珠江口。据考古调查和勘探判断,遗址原来的范围一万多平方米,原植被为稻田、菜地、荔枝林、蕉林等。古遗址的地理环境和堆积状态属于海岛型的沙丘,东、南、西三面靠山,北面向水有一道沙堤,西侧有鹿山流下的淡水溪流。可谓是风水宝地,有山有水,从事捕捞、采集、狩猎的经济形态非常便利。

说起于小光遗址的发现,就必须要提到番禺区的文物爱好者于小光同志。这位在质量技术监督所工作的番禺人,天生就与家乡历史、乡土文物结了不解之缘。鹿颈村遗址就是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踩着单车从番禺市到南沙镇的例行调查中发现的。于小光在于小光地表发现了大量散布的陶片,他意识到这是一处重要的先秦遗址,立刻上报了番禺市文物管理办公室,随即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会同番禺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又来到现场进行调查,确认了遗址的范围和大致年代②。

当时遗址已遭部分破坏,北部原来的沙堤位置挖有鱼塘,并建有采沙场。随后几年的农田整改和广州联友办公用品有限公司工业厂房的基建施工对遗址造成了更大范围的破坏。并且,随着90年代初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遗址所在地又被划为鹿颈村的工业用地,并将于遗址的中部地带继续兴建广州联友办公用品有限公司二期厂房。

鉴于此,为配合广州联友办公用品有限公司二期厂房的建设,在经得国家文物局审批之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番禺博物馆于200011月下旬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确认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和文化内涵,然后在遗址的中部基建施工范围内选点布方,进行了为期半年之久、面积近1500平方米的第一期抢救性考古发掘;20024月下旬至7月底,同样是配合鹿颈村村委在遗址南部简易工业厂房的兴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施工范围内的遗址分布区域进行了面积近900平方米的第二期抢救性考古发掘(图一)。通过这两次科学而细致的考古发掘,终于让这个沉睡在地下几千年的远古村落活现在世人面前,一下子就把南沙区人类活动的文明史提早到距今四千年前。

Scan0058

图一  鹿颈村遗址地理环境及分区示意图

二、鹿颈村遗址的年代和文化内涵

考古发掘根据当时的地形地貌把整个遗址分为六个发掘区,基本掌握了地下遗存的埋藏情况。第Ⅴ发掘区位于遗址北部,文化堆积已被早年破坏;Ⅰ区位于遗址西部,鹿颈路和小河涌之间的狭长区域,未作发掘,从调查和勘探的情况来看其地势较高,堆积较薄,耕土层下即为商时期文化层,推测居住类遗迹或许分布于该区;Ⅱ、Ⅲ、Ⅳ区及Ⅵ区均有文化层,堆积厚度距地表深1.2米~1.8米,自下而上基本上可以划分出新石器时代晚期、商时期、唐宋、明清四个阶段的堆积,其中尤以商时期的堆积最为丰富,主要集中于第Ⅲ发掘区。考古发掘的文化层中出土不少唐宋期间的青瓷碗钵和黑釉陶罐的残片,看来唐宋时期鹿颈村一带就有人居住和生产生活了。

第Ⅲ发掘区的出土文物最多,内涵也最为丰富,很多考古发掘探方的现代耕土层下即为相当于商时期的文化层,当地老百姓回忆Ⅲ区中部到东南部一带原地势较高,为一拱起的小沙丘,后因平整农田逐渐削低,当时就出有大量的陶片、石块和贝壳等,且有不少完整的陶罐。发掘当中就发现的商时期墓葬M1就开口于耕土层下,其旁尚有另1具个体的胫骨,说明该区域所埋藏的墓葬不止一、两座,应为一处墓地,因原地势较高,被后来的农田耕作逐渐破坏,普遍存在它处的唐—明清时期的地层堆积在这一带不见,或堆积很薄,也证实了这一推测。

在第Ⅱ发掘区原小河涌东堤岸的上下区域,采集到大量的陶、石器和烧土、石块等,也多属于商时期的文化遗物,村民说即为早年Ⅲ区平整土地时翻拣倾倒于此,其时代特征总体与Ⅲ区上层的商时期文化遗物相似,而且个别陶片可以拼对,证明其原为Ⅲ区上层所出。Ⅱ区是最早进行考古发掘的区域,Ⅱ区北部由于没有农作物,不存在青苗补偿的问题,我们首先在此布了1个探方作为试掘。当初考古队的进场作业,着实让鹿颈村的百姓思量半天,不明所以。直到Ⅱ区探方发掘了几天,看到考古人员收集的陶片标本,才明白原来考古就是来挖“烂瓦渣”的。看热闹的村民随手指了指河涌边的香蕉林和杂草丛说,这些玩意那里很多,都是种地的时候检出来丢在河边的。村民眼里的烂玩意那可是考古学者眼中的宝贝啊!当我们拔开蕉林草丛看到满地的石锛、陶罐釜钵的残片以及烧土块、贝壳等先秦文化遗物都兴奋不已,又是拍照,又是记录,又是编号收集标本,忙得不亦乐乎,而鹿颈村里却传开了咱们村里来了一批捡垃圾的“考古佬”。

鹿颈村遗址地层堆积的文化内涵以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时期中晚段为主,其中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主要分布于第Ⅳ区,年代大致距今4000年左右。属沙丘性质的堆积,埋藏相对较深,略呈北高南低坡状分布,但起伏不大。从早期地形图看,原为明显隆起的沙丘,后被鱼塘和厂房所毁。遗迹现象多表现为成片成堆的陶片和石块相杂的地层堆积,应属废弃后的二次堆积,其中包含有少量石器,但不见有贝壳、鱼骨或动物骨头等,烧土的含量不少,这可能与埋藏条件有关。地层出土的陶片保存状况普遍较差,质地以夹砂陶绝大多数,表面装饰有绳纹、划线纹、复线方格填十字纹等,器型以圜底釜为大宗;泥质陶数量较少,纹饰有绳纹、较为凌乱的曲折纹,以及双线方格填十字纹等,可辨的器型主要是圜底加扁圈足的罐等。

主要作为生产工具的石器种类和形态也不是很多,个体不大,相对也比较原始。石网坠出土数量很多,看来结网系网坠的捕捞方式在当时很流行。

商代时期遗存分布广,堆积厚,包含物多,内涵丰富,集中在第Ⅲ区和第Ⅵ区,特别是Ⅲ区堆积尤为丰富,年代大致距今3500年前后。这里原地貌当为一个中间高、四周低的小沙丘,发现的墓葬、房址活动面、灰坑、灰沟等远古人类的生活遗迹和贝壳陶片层、红烧土、石块等生活垃圾均是在此沙丘上逐次堆积形成的,当中出土有大量的陶、石、骨和蚌器等人工制品,还有数量众多的鱼骨和动物骨头、贝壳等有机物。出土的陶器仍以夹砂陶为主,但泥质陶比例显著增加。夹砂陶以圜底釜和罐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圈足豆和圜底钵等,支脚和支座也不少,纹饰主要是绳纹、交错绳纹、方格纹、刻划的水波纹等等;泥质陶种类较多,有折肩圈足罐、圈足盘、圈足豆、支座等,纹饰也丰富多样,以几何形纹占绝对优势,有曲折纹、方格纹、回字纹、勾连云雷纹、席纹等等。

生产工具类的石器数量和种类都大大增加,大中型石器不少,加工的精细程度也大为提高。这里面有斧、锛、凿等木作工具,有肩有段锛是其典型代表;狩猎工具或武器类有矛、戈、箭镞等;还有一些网坠,但数量不多,不知是不是捕捞的方式有所不同了。这个时期生产工具方面的一大进步还表现在先民们大量地用动物肢骨、鹿角、蚌壳等来制造箭镞、镖、锥等远射或远投工具了。根据民族志的材料推测,当时的人们穿的主要是用树皮纤维加工成的衣服,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陶纺轮大概就是捻线工具了。

第Ⅲ发掘区出土的动物和鱼鳖类的骨头很多,各种贝壳更是不计其数。看来当时的生态环境相当不错,鹿颈村的先民吃得东西一点也不比现在差。根据动物考古学家的研究结果,哺乳动物类以水鹿的鹿角数量最多,而且很多出土状态保存得相当完整。这一发现让众多村民猜测到:“鹿颈村,原来真是有鹿呀!”

三、发现“南沙人”

鹿颈村遗址最令世人关注的无疑就是骨骼保存基本完好的“南沙人”的发现,时下新闻媒体喜欢用“惊现”一词来形容事件发生的不期而至,出乎意料,这大概就是了。

20013月初的一个清晨,考古工地的发掘工作正按田野操作规程有序进行。第Ⅲ区探方T170820厘米厚的耕土层已被揭去,开始进入下一层——商代时期文化层的清理步骤了,照例是刮干净遗址的平面,分析土质土色的变化,观察遗迹现象。只听见探方发掘的村姑大叫一声:“哎呀!人头骨啊!”随着叫声工地上的工人们呼啦啦都围上去看,都不相信会有人头骨发现,更不相信这块祖辈耕作了几百年的土地下面会埋有人骨,更有人为了证实这种想法,用手铲去敲刚刚出露的额骨。作为发掘者,我们最初也难以置信,这么低洼的地势,怎么可能分布有墓葬,会不会是近代墓葬?控制好场面,恢复正常的发掘秩序,我们对墓葬的堆积状态和迭压打破关系进行了仔细分析,认定它是开口于耕土层下,打破商时期文化层的遗迹单位。由于随葬器物还没有出露,年代尚难以判断,但确认是墓葬无疑。

知道是埋有人骨的墓葬,当地的村民是怎么也不肯再清理了。而我们又期待着进一步的重要发现,让谜底的早日揭开,所以时任番禺博物馆副馆长的老考古队员——齐晓光亲自清理骨架,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把这位沉睡三千多年的老兄完完整整地展现在面前,随葬的四件陶器明确地表明其时代与Ⅲ区上层商时期的堆积年代接近,约在3500年左右。我们将其编为M1(考古墓葬的编号),在它的旁边还发现一截保存基本完好的上肢骨,因埋藏深度距地表浅已被破坏,说明这一带原来分布不只一座墓葬。再看地势,这个位置大体就处于地层堆积的最高处,只是被历年不断的平整土地削平了。结合当地村民描述,早年在这一耕作时发现有完整的古陶罐出土,这就更证实了我们的推断:鹿颈村的先民们在这里生活繁衍了几百年,可能是人口的逐渐增多,环境的变迁,生态资源的日渐匮乏或者是居住条件的改善等等原因,人们不在把这里作为生活居住的场所,而作为墓地来使用了。但生产居住的地方离这里也不会太远,信奉灵魂不灭的先民们一般不会把死者安置得很远。

为什么时隔几千年人骨架保存得还这么完好?我们很多埋在山上的祖坟才一百来年,先人的骨头都变成渣了。要不是看到原封不动摆在墓坑里的随葬陶器,要不是近代的人们不会把坟葬在这么低的地方,老百姓怎么也不相信这位老兄居然睡在这里三千多年了。这全靠当时的埋藏环境了,墓葬所埋藏的地层中包含有大量的贝壳,使得人体骨骼逐渐钙化,变硬变结实了。意识到这具人骨架的弥足珍贵,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特别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左崇新先生做了加固和复原,并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的体质人类学专家进行观察和测量,最终的鉴定结果属亚美人种,男性,年龄4550岁,身高1.70米。这是目前广州地区保存最为完整、时代最早的人体骨骼标本,被学术界命名为“南沙人”。根据体质人类学测量的数据,结合当地现有人种的体质特征,考古学家复原了“南沙人”的头像陈列在广州博物馆供市民观赏,而沉睡多年的“南沙人”则被整体搬迁到文物仓库,安置了“新家”。

Scan0168

图版一  鹿颈村遗址远眺(南→北)

Scan0192

图版二  鹿颈村遗址Ⅲ区发掘现场(西南→东北)

Scan0110

图版三  鹿颈村遗址Ⅲ区出土夹砂陶釜和支座

Scan0004

图版四  考古人员加固骨架

2000GPL ⅢT1708M1

图版五  M1全景

025罐南沙T1907(12)E夹砂瓮

图版六  鹿颈村遗址Ⅲ区出土泥质陶圈足罐

 

(撰稿:张强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