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ns01002013000035 分类: 政务督查;电子政务;文秘工作;其他 ; 信息公开目录;规范性文件;政务动态;政府工作报告;其他
发布机构: 区府办 发文日期: 2013年06月27日
名  称: 2012政府工作报告
文  号: 主 题 词:


2012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区府办发布日期:2013年06月27日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2月28在广州市南沙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188bet注册 区长 袁桂扬

 

各位代表:

我代表南沙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南沙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主要任务。

(一)坚持科学发展,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1.06亿元,同比增长13.05%。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02.6亿元,同比增长15.2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25亿元,同比增长30.45%;税收总额235.31亿元,同比增长9.34%;实际利用外资6.72亿美元,同比增长7.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33元,同比增长12.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346元,同比增长17.22%先进制造业保持高端化发展。广汽丰田新车型逸致第七代凯美瑞、首台用于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盾构机、世界最先进的半潜船祥云口等产品成功下线,我省首条现代化冷轧薄板生产线——广钢JFE180万吨冷轧项目建成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成功引进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一批科技研发平台和产学研基地,多次组织区内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对接,推出107项高新技术成果。全年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达453件和306件,同比分别增长44.3%41%;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16.39亿元,同比增长11.92%招商引资和产业载体建设成效明显。新引进及增资项目76个。光电、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金融机构等多个大型项目成功落户,产业招商持续优化。推动成立了穗港、穗澳合作专责小组,成功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开发香港(南沙)创新产业园,珠江工业园基本建成并进入规范化运行阶段,招商载体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南沙港区实现货物吞吐量1.47亿吨,同比增长18.84%,集装箱吞吐量892万标箱,同比增长23.01%。保税港区获批为省级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进出区货值285亿美元,同比增长48%。湿地生态保护荣获2011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自然项目类银奖,南沙旅游休闲基地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全年接待游客565万人次,同比增长48.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4.1亿元、5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9%16.02%

(二)坚持统筹发展,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滨海城市环境进一步改观。切实践行宜居第一发展理念,强化品质,精细管理,成功摘得2011年联合国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区奖金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重启凤凰一、二、三桥及凤凰大道建设,东部快线、江海联运码头等项目加快推进。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已建成投产,京港澳高速和南沙港快速路互通立交完工通车,基本形成了以轨道交通、区际客货运输、区内公共交通和水上客货运输为骨架的较为完整的交通网络体系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基本完成11条主干道两侧通信、电视、治安视频等弱电架空线路三线下地。按期完成市下达的2705盏农村路灯建设任务。全区公交线路增加至27条,公交车增加至160辆,增开了两条跨区客运班线。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工业园示范园区创建和“三旧”改造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河涌整治、大气治理、垃圾分类等工作。节能和环保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综合成绩位居全市前列。全年大气环境优良以上天数达357天,优良率达97.8%。创文年度总评成绩在全市十二个区(县级市)中排名第二,被评为广州市文明城区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稳步推进万顷沙中心镇、名镇名村创建工作和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建设。完成村村通项目49个,机耕路硬底化建设100公里,鱼塘改造1.18亩。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全区63个农产品产地通过产地认定或复检,36个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1家,落实国家、省、市扶持农机购置、粮食种植等补助政策,强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三)坚持民生为重,以建设幸福南沙为目标,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2011年全区民生支出共13.52亿元,占行政区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80.35%,比上年提高3.32个百分点。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培训省内双转移劳动力4569人,安置本地劳动力7421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75%。全区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6万多人,35岁以上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镇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五保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480元、420元、740元,发放各类救助及补贴款1964万元。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区内贫困村、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圆满完成市下达的保障房建设任务,解决了一批房改遗留问题。卫生计生工作迈上新台阶。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落实医疗制度改革任务和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区内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新农合参合覆盖率达100在全市率先实行区内三级医疗机构增设普通门诊补偿。积极推进计生双百工程,深入开展创两无活动,打造人口计生幸福起点优质服务品牌,我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再上新水平。高考成绩、中考成绩和留优工作有了新进步,全面启动了以区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区内三镇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全区高中优质学位达100%。稳步推进了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后续工程和校安工程建设。建成灯光篮球场35个、健身路径17条,群众健身条件明显改善。狠抓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推进区文化馆、图书馆、村(居)综合文化室、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全区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完成《南沙大全》公开出版和南沙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策划了多项文化主题活动。和谐南沙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创建零发案村(居)无毒社区(村)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等活动,创新三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模式,强化流动人员动态管理服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作用,及时妥善地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全区信访工作秩序平稳可控。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对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的行业监管,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坚持执政为民,以提高效能为核心,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加强与区政协的协商,强化与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联系沟通,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达100%。强化法律援助、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等工作,圆满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和村(居)两委换届选举。集体林权制度等改革进展顺利,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全面铺开。国企改制和资产重组工作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规范健全全区政务服务,提高了审批服务效率,机关作风建设得到加强。成功创建广东省双拥模范区出色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人防、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台湾事务、保密、统计、老龄、气象、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等工作均取得长足进步。

各位代表,去年我区能够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全面进步实属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南沙区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南沙建设的各级领导、驻区单位、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强劲,经济转型升级任务仍很艰巨;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效率与投资者和人民群众的愿望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勇于面对,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科学开发、从容建设的核心理念,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着力推动规划编制完善、起步区建设、产业布局、政策优化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经济发展、城市经营、民生改善三大重点工作。全力推动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发展;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实现高端发展;全力推动城乡统筹,实现协调发展;全力推动民生改善,实现和谐发展。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工业总产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率达到4.6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7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完成市下达指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现场会精神,全面启动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工作。坚决把省委省政府现场会的工作部署落实到位,按照打好基础、优化环境、强化功能的思路,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为南沙新区开发建设起好步、开好局。

抓紧新区规划修编和上报工作。推动完成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争取上半年通过国家审批。抓紧做好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及产业等专项规划,形成科学完整的规范体系,确保各项开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主动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第一批省级管理权限下放尽早获批。

抓好起步区建设工作。大力推进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18平方公里起步区一期工程建设,谋划推进水、路、电、气、信息等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在交通、公共服务和市政配套设施及产业项目等方面先行启动开发建设。探索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构建以一中心、两枢纽为载体(平台)的粤港澳区域合作格局。

做好区划调整协调衔接工作。主动作为,积极沟通,加强与广州市和番禺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对接。认真做好区划调整的各项衔接工作,重点做好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统筹土地利用、项目开发和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按照新区规划及时调整功能分区、人口控制、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布局。

开展政策的先试先行。探索企业化、专业化及港澳集中连片开发等多种新型开发模式,创新经济、社会等管理体制机制,率先形成符合国际惯例、与港澳接轨的营商规则。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优化招才引智环境,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体制机制,研究出台《南沙新区人才特区建设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全面推进省、市人才特区试点区筹划工作。

打造市场化融资平台。争取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设立南沙新区开发基金,为开发建设提供投融资支持。大力培育发展融资平台,引导和扶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增强企业投融资能力,探索建立以融资平台公司为主体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做好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综合运用BT(建设转让)、BOT(建设经营转让)等方式,努力扩大项目融资规模,带动更多信贷资金、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交通能源、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新格局。

(二)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全面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充分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全面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强重点产业园区的建设,完善园区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广州港南沙港区出海航道三期工程、江海联运码头、集装箱码头三期和疏港铁路等重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港口服务和配套能力。加快西部工业区和甘化总厂等地块的“三旧”改造工作。全力推动广汽丰田三厂等12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优化招商模式和优惠措施,针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具有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实施深度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加大力度引进研发设计环节、核心关键技术、营销中心、区域总部或中国总部,努力把南沙打造成为可以代表广东乃至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兴产业高地。

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构建有利于企业深入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要素支撑体系。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国有企业在新区开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着力解决投资准入难、融资难、用地难问题,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市场,增强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出台的56条扶持中小微企业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推动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继续加强对已落户企业的服务。充分发挥企业服务管理工作委员会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全天候“保姆式”服务,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大力营造亲商、爱商、护商的良好氛围,促进形成“以商引商”的良性循环局面。加快建设一批高档公租房,为高层次人才留居南沙提供良好的条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市场、法律等手段,以严打真打快打态势,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的“三打两建”活动,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着力拓展港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规模。进一步优化南沙保税港区通关环境,扩大保税仓储、国际采购、国际配送等业务,规划完善保税港区作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配套设施和政策,促进产业集聚,深入研究推动离岸贸易、国际结算、航运金融快速发展,全力打造亚洲枢纽型港口物流中心。研究出台相关的鼓励支持政策和措施,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引进研发、金融、保险等项目。以提升城市功能为出发点,加大对商务办公、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招商工作,形成若干个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加强与港澳合作,发展影视制作、文化创意、演艺娱乐等文化服务业。

着力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牢牢抓住市政府将南沙规划为“广州旅游南部板块”战略平台的机遇,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加强旅游策划包装、项目互动和宣传推介,构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打造旅游支柱产业。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模式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加快上下横档岛、湿地二期、天后宫景区、水上观光旅游线、黄山鲁森林公园以及都市休闲农业等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深入开展“一月一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以节旺人,以人提气。加快完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做到能够引来人,也能够留住人,丁财两旺,客人高兴,地方发展。加强旅游市场规范化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打造南沙旅游品牌。

着力培育扶持智慧产业发展。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重点软件和动漫企业等有关优惠政策。设立科学技术突出成就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合作奖,激发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力。采取以奖代补和贴息支持等形式支持优势企业创新研发,加强品牌建设。实施中小企业创新帮扶行动计划,扶持有条件转型升级的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科研平台的引进和建设速度,促进广州工研院、广州产研院、中科院三个所及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广泛开展产学研结合活动。推动中科院海洋所迁驻、中大产业项目进驻及其基地建设。对科研机构试行“支持起步、推动转化、奖励贡献”的发展模式。继续举办科技成果推介会,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按照“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广州南沙智慧岛建设战略规划》。积极推进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智慧平台进家入户,依托数字电视机顶盒、个人手机等终端载体,实现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信息化。加快实现无线网络、智能交通、智慧港口、智慧电网等基础设施智慧化和城市管理智慧化。

(三)高标准推进“美丽城乡”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深入贯彻生态优先,宜居第一的理念,巩固“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区奖”成果,继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深化水环境治理,抓好城市美化绿化,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生态城市。

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重点推进凤凰一、二、三桥及凤凰大道建设,完善黄阁路网和上横沥路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快中心医院二期等项目建设,尽快完成亭角、横沥收费站的撤销工作。继续优化公共交通,强化公交站场、站亭和社会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行政村及100人以上自然村公交线路全覆盖,使群众出行更加便利。研究推进规划建设万顷沙和东涌庆盛客运枢纽。巩固创文成果,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和常态化发展。进一步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查控力度,抓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的统筹能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水利堤围、大型水闸、排涝站、机耕路硬底化、鱼塘标准化、鱼塘电网标准化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万顷沙中心镇建设,全面实现名镇名村创建目标。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鼓励支持“一镇(街)一特”、一村一品工程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培育区域优势农产品品牌,推进优质农产品集约化经营。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升合作社规范化运作水平和开拓市场能力。大力发展品牌农(渔)业、生态农(渔)业、现代都市和观光休闲农业,打造珠三角鲜活农产品集散中心。启动农业科技创新区建设,提升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水平。巩固区内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成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下大力气解决农村留用地发展问题,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和谐。

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完成南沙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高标准规划建设防洪、排涝、给水、排水和污水系统,扎实推进三民岛外江堤防整治工程等省千里海堤和千宗治涝工程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进一步抓好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快蕉门河水系景观提升工程建设,点推进金洲、旧镇片区及国家生态工业园示范园区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作,解决群众关心的饮水难问题。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工业园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大力加强环境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开展固体废弃物、重金属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成南沙环境监测中心标准化建设验收工作,建设区域PM2.5、能见度和重金属污染监测监控系统。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验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做好现有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和监督管理工作,引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切实推进资源集约利用。

(四)积极探索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全面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借鉴新加坡和港澳地区的社会服务管理经验,立足本地实际,建立健全具有南沙特色的社会服务管理体制。

加强社会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村(居)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实现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大力加强镇街三中心一队伍建设,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科学化水平。继续推进城乡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建立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和专项扶持资金,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构建新型社会服务管理格局。

加大服务方式及体制创新。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选择社会急需提供帮助和照顾的群体,引进社会组织参与服务供给,为居民群众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的社会服务。逐步在各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安装一站式自助服务终端,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智慧社区”服务。突破本地城镇居民、农村村民和外来人员的界限,均等化提供社会服务;突破镇街、村(居)的界限,一体化推进改革,构建符合南沙新一轮大发展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快社会服务队伍建设。内培外引充实社会服务队伍,通过政府财政奖励、村(居)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的社工机构,着力加强本土社工队伍建设,开发培训本土社会工作人才,支持社会工作者参加职业资格考证。邀请穗港澳社会工作机构、高校、研究院等到南沙开展社工服务的研究、培训和具体业务。

(五)大力加强公共服务,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继续增加社会事业财政性投入,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见附件1),致力实施“强教优医”战略,深化留人聚心工程,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全面增强地区凝聚力和吸引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促进教育优质发展。继续坚持教育“五个优先”的发展战略,启动强教六个一工程全力培育教育五大品牌。加大奖教奖学力度,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实施区属公办中小学校学生免费教育,启动新万顷沙中学建设,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和市少年宫分教点,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学校进驻,推动南沙教育事业实现协调优质发展。

促进医疗卫生水平全面提升。继续深入推进医改工作,重点推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整合建设区妇幼保健院,研究解决综合医院地区分布不均衡问题,优化区内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和布局。完善全区三级医疗网络,构建十分钟医疗服务圈,努力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居)、大病不出区的目标。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筹资标准从305/人年提高到350/人年,实现新农合区内一、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区外定点医院住院分别报销80%70%50%;区内三级医院、区一、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普通门诊补偿比例分别达30%40%50%60%进一步完善人口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建设,继续保持省人口计生一类地区水平,创建国家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单位。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加大对区内餐饮食品安全、假医假药的查处和打击力度。

促进就业社保等深入发展。完善和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加强特殊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强化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安置本地劳动力就业。完成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南沙分基地建设工作,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加强推进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贯彻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巩固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统一城乡低保救济标准。每镇街至少建成一家平价超市,降低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终端售价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扩大平安通的覆盖范围,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改善镇街敬老院的居住条件。继续抓好保障房建设,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促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认真做好文体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岭南水乡文化研究等工作,强化文化引领功能,继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文化强区。充分发挥南沙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的功能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大力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努力打造南沙文化品牌。推进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的保护、利用,抓好麒麟文化、天后妈祖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继续开展南沙水乡文化节等民俗节庆活动,扶持发展规模大、档次高、品牌亮的现代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强档案、地方志工作,完善档案基础设施,推进镇街、农村城乡一体化档案示范建设。

促进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好转。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水上治安防控能力,加大打黑除恶和对治安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健全完善维稳工作机制,确保平安南沙建设水平实现新提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严防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建立健全应急治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拓宽信访渠道,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式下的信访工作新方法和新模式。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扩大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覆盖面,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保障完善劳动者工资支付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巩固双拥模范区成果,扎实做好人民武装和国防动员工作,发展民族宗教、妇女儿童、青少年事业,推进保密、统计、物价、气象、老龄、助残、侨务、外事、台湾事务等工作发展。

(六)进一步创新政务服务,全面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继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不断转变政务服务方式,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施政水平。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加强同人民政协的联系并向其通报工作,支持政协委员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提高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质量。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建设法治政府。健全行政问责制,重点问责不作为和乱作为,切实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纠、问责必严。创新188bet老虎机 方式,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坚定不移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梳理区职能部门的事权,强化镇街在规划建设、文化体育、农村科技、学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扎实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调动等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管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提高审批办理的便利性和高效性,提升行政服务综合效能。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持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心实意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等公共资源管理权力运行,建设节约型机关。坚持求真务实,深入调查研究,增进服务意识和效能意识,加大行政决策执行的督查力度,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坚持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不断加强行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干部职工队伍的激励机制,加强公务员教育管理,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以勇毅的历史担当,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奋力把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附件1                        

南沙区2012年民生十件实事

 

1、实现区属公办中小学校学生免费教育

在全区区属公办小学、初中、高中全面实施免费教育,本地户籍与外地户籍的学生统一实施免费教育,搭建教育公平平台,力促教育均衡发展。

2、实现智慧平台进家入户

建立服务中心,依托数字电视机顶盒、个人手机等终端载体,实现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信息化,逐步实现智慧化。

3、实现数字电视全覆盖

初步完成城乡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

4、实现城乡低保统一标准

强化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统筹扶助,实现城乡低保救济标准一体化。

5、每镇街建成一家平价超市

资助每镇街各建成一家平价超市,降低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终端售价;对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而影响基本生活的低收入群体,给予临时价格补贴。

6、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

完成每镇(街)一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工作,推进全区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7、实现城乡公交全覆盖

优化城乡公交线网布局,加大运力投入,推进公交线路向行政村及100人以上自然村全覆盖,实现群众交通出行更便捷。

8、建成市少年宫分教点

为区内的少年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活动场所。

9、建设十分钟医疗服务圈

进一步优化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体系,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实现十分钟医疗服务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0、实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

继续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高标准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城乡全覆盖。


附件2

名词解释

 

1、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2、生产性服务业: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3、“三线”下地:是城市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指把原来架设在半空的电线、电话线和有线电视线埋设到地下的施工方式。

4、计生“双百工程”。100%的企业有计生协会组织,100%的企业员工享有计生服务。

5CEPA: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的英文简称。包括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6、“一村一品”:通过大力推进农业的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使一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发展水平较高、特色优势明显的农业主导产品或特色品牌,从而大幅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7PM2.5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物。科学家用PM2.5浓度表示空气中这种颗粒物的含量(单位一般为毫克/立方米),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8、三中心一队伍:政务服务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综合执法队伍。

9、教育五个优先发展战略:教育用地优先规划,教育工作优先考虑,教育经费优先安排,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

10、强教六个一工程:建设一所名幼儿园、一所名小学、一所名中学、一所名大学、一个教育基金和一个教育公园。

11、教育五大品牌:品牌学校、品牌校长、品牌教师、品牌学科、品牌特色项目。


 


2016 © 版权归188bet注册 所有

传真:86-20-84986646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

ICP备案号:粤ICP备10041711号-3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